南浔生活网

标题: 人工耳蜗与常规助听器的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琴之韵听力    时间: 2019-12-22 09:35
标题: 人工耳蜗与常规助听器的区别
      对于听障人群来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都是目前常见的听觉辅助装置,但是除了价格以外,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有什么区别呢?一切要从我们的听觉系统说起······
我们能听到声音,是耳廓收集声音,经过外耳道,引起鼓膜和听骨链振动,由听骨链将振动传入耳蜗,耳蜗作为声音信号的接收器,在接收到声音后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由听神经将电信号传入听觉司令部,使我们产生听觉。在这个过程中,耳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觉司令部不能直接“读懂”声音信号,只能接收电信号,而耳蜗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唯一装置。但是耳蜗又是比较精密的“设备”,它将声音信号转为电信号时,对所接收声音信号的响度范围是有限制的,声音信号响度太低,它接收不到,反映为声音太轻,我们听不见;声音信号响度太高时,超过了耳蜗的转换极限,反映为声音太响,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声音,而是疼痛。对听觉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后,就更容易理解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了。
对于老年性耳聋人群而言,大部分是由于耳蜗功能下降,接收不到外界正常大小的声音信号,导致声电转换过程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放大外界的声音,使耳蜗接收到声音信号,随后耳蜗便可正常进行声电转换的步骤。助听器就是一个放大声音信号的装置,它一般挂在耳廓上或放置在外耳道,将外界声音百分之百收集后,进行声学放大,声音还是得经过自然耳蜗进行声电转换,因此,使用助听器的前提是耳蜗功能还有一部分是可用的。另外,刚刚谈到耳蜗的声电转换存在一个声音响度极限,通过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信号也不可以超过耳蜗所能接收的响度极限,否则戴上助听器之后,用户只能感觉到疼痛,并不能听清声音。
对于先天性耳聋人群而言,大部分是由于耳蜗的结构或功能出现问题,不能有效地进行声电转换,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人工耳蜗装置。人工耳蜗装置是设计精密的电子设备,它可以代替正常耳蜗的功能,将外界的声音信号直接经过电子设备转为电信号,经过听神经传入听觉司令部。佩戴前,需要进行手术植入,将设备的电极部分精准地放置在耳蜗结构中,然后通过外部的处理器与植入体进行通讯。外部的处理器收集声音信号后进行声学处理,通过通讯设备(线圈)传入植入设备;由植入设备将声学信号进行声电转换,最终的电信号经过听神经传入听觉司令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存在技术瓶颈,人工耳蜗还无法将外界的声音信号百分之百的转换为电信号,在进行设计时,只能优先将声音信号中对言语识别和理解有帮助的成分保留下来并转为电信号,好在这些信号对于先天性耳聋宝宝来说,已经足够他们学习语言和说话。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一些不同之处:对于助听器而言,声音信号只是经过物理压缩或者放大,声音的各成分仍然保存;对于人工耳蜗而言,设备将声音信号进行声电转换,尽量保留对言语语言有帮助的部分,但是仍然滤除了部分声音信息。如何减少有效过滤信息,也是人工耳蜗未来的研究课题之一。

微信图片_20191130095225.jpg (96.72 KB, 下载次数: 21)

微信图片_20191130095225.jpg

微信图片_20191202090403.jpg (55.34 KB, 下载次数: 17)

微信图片_2019120209040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9132453.png (266.84 KB, 下载次数: 18)

微信图片_20191219132453.png





欢迎光临 南浔生活网 (https://bbs.inanx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